阿拉善盟文化旅游资源推介会暨“巴丹吉林沙漠
- 编辑:admin -阿拉善盟文化旅游资源推介会暨“巴丹吉林沙漠
人民网巴黎10月30日电(记者于超凡)10月29日,由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人民办公室、阿拉善盟联合举办的“遇见阿拉善,走进巴丹吉林”——阿拉善盟文化旅游资源推介会暨“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群”图片展在中国文化中心盛大举行中心在巴黎。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文化处一秘陈刚,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蒙,阿拉善盟委委员、宣传部长任丽华,法国摄影师戴高乐,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特别顾问玛丽-皮埃尔·布歇·霍利尔以及来自法国文化和旅游界的百余位嘉宾出席活动。 开幕式在《敖包会》的演奏中拉开帷幕和马头琴。美妙的旋律、庄严的歌声,立刻让观众感受到了阿拉善的浩瀚和雄伟;短片《遇见阿拉善》的播放带领法国观众领略了“世界遗产——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的自然奇观。 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主任王蒙在致欢迎辞时表示,内蒙古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阿拉善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成为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重要节点。他希望通过此次推介活动,让法国公众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西北的自然美和人文美,推动中法在生态保护、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合作。 阿拉善盟委委员、宣传部部长 任利华他在讲话中指出,阿拉善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荒漠生态区之一。作为世界遗产,巴丹吉林沙漠具有非凡的自然美学价值和极高的学术价值。 法国摄影师格雷瓜尔·戴高乐前往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现场分享他的沙漠之旅。美妙的自然风光、优越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历史、徜徉湖光山色、睡蒙古包的美妙景色——这些都是他永远不会忘记的记忆。 世界旅游组织特别顾问霍利尔女士在致辞中表示,蒙古国室内康乐区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领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如今,内蒙古正迈向世界具有独特生态特色和文化特色的旅游目的地行列。 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2024年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推介会上,阿拉善盟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高雷详细介绍了精品旅游线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特色产业发展成果;阿拉善巴丹吉林沙漠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张俊杰也分享了阿拉善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的经验。 文学作品已经将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对唱的《天一样的阿拉善》和《神奇的巴丹吉林》充满爱意和悠远,歌声中流露出小草对人民的爱和祝福;群舞《快乐萨乌尔登》和《Jangelzan》节奏热烈,描绘了庆典的喜悦,致敬了史诗般的英雄主义; 《黑马飞翔》的旋律漫长而令人惊奇;呼麦表演的“吉祥颂”,充分展现了药草的华丽与丰富;森努钦演奏的《万马奔腾》豪迈、激昂,展现了民族音乐的独特之美。 在嘉宾参观“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图片展时,法国观众艾米丽·布朗表示:“阿拉善的自然风光令人惊叹,艺术表演充满感染力,希望有机会去内蒙古看看。”退休的皮埃尔·布朗拉贝特说:“这次活动简直就是一场盛宴,也是一次心灵之旅。内蒙古绝对在我的旅行清单上。”大学生克莱尔表示,胡麦和莫里努钦让她深受感动,没想到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文化多元。 “遇见阿拉善,走进巴丹吉林”活动通过图像、艺术、人文融合展示西北生态之美。这“巴丹吉林沙漠·沙山与湖泊”图片展将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现代画廊大楼展出至11月6日。
